赛鸽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,它的肌肉、骨骼、羽质、翅膀等都是研究的对象。
然而,画出一条巨龙后我们必须给它点上双眼,高深莫测的鸽眼需要我们用聪明、机智、周密的思考来应对。
因此,提升自我就显得十分重要,所以要用做学问的态度、科学家的睿智来观察鸽眼、思考鸽眼、研究鸽眼。 在我们这个风景秀美的小镇上,有一群执着的信鸽爱好者,他们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日复一日地忙碌着、探索着,并不断地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去求证赛鸽运动的真谛。 在本地赛鸽界,一提起老张,那真是无人不知、无人不晓的叱咤风云的翘楚级人物。曾几何时,老张的威名让多少鸽友闻风丧胆。然而现在,细心的鸽友发现,昔日的耀眼光环离他渐渐远去,摘金夺银对他来说已成了奢望,他就像一位大权旁落的老国王,脸上添了几许疑惑与凝重。 几年前,老张的赛绩盛极一时,无数的奖金与荣耀向他倾泻而来。但绝少有人能从他那里获得一枚鸽蛋。因为在他看来,将自己的鸽子支援给本地鸽友无异于自己与自己同场竞技,这样的傻事他是绝不会干的。有些新鸽友就是不识趣,硬要从老张嘴里掏出一些制胜法宝来。对于鸽友的苦苦追问老张只回敬了一句:“多交几年学费你就知道了。” 当然,老张再神秘也不能置身事外,闭门造车。他的理论也必须通过赛事活动的实践来加以印证。后来我才知道,老张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唯鸽眼论者。 一提起鸽眼,有的鸽友会精神焕发,有的鸽友却不以为然,这正是赛鸽运动的趣味所在,不同的鸽友以不同的视角来看问题,他们往往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。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通过鸽眼我们能够得知信鸽的健康状况、聪明与否、品系品种等。据说像老张这样的鸽友还能够得出赛鸽适应什么天气、飞行速度、甚至飞行距离等。 通过观察,我终于发现老张对那些鸽眼色素浅淡的赛鸽不屑一顾,并且无论这些赛鸽的赛绩多么突出在他的心目中也无足轻重;而他对那些鸽眼色素深浓的赛鸽却情有独钟,即使没有赛绩他也如获至宝。鸽眼的鉴定是他信鸽鉴定的唯一标准,不二法门。 众所周知,鸽眼分为黄眼、砂眼、牛眼,其中色素有浓淡,眼砂有粗细、疏密,再加上眼志圈,内线口和栉膜的构造等。鸽眼是一个奇幻的世界,繁复多变、包罗万象。对于这么复杂的事物,老张却是举鸽到眼前三秒钟就搞定了。这么简单而快捷的方式不得不让有些鸽友发出讥讽的声音;“恐怕他连黄眼和砂眼都没有分清楚就把鸽子放下了。”老张则毫不客气地反唇相讥:“十元的钞票即使你看上一百年也不可能变成一百元。” 据我观察,老张对很多著名的鸽眼理论并不知晓,对赛鸽书籍也不愿意掏钱购买,也不在鸽友面前讲他的鸽眼理论和细节。我猜想他的所谓鸽眼理论只不过是一些长期积累的经验而已。而正是这些经验积累使他前几年的赛绩卓著。然而可惜的是,当这些经验与实践发生冲突时,他并没有再总结新的经验到实践中去检验。这就是所谓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”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。这也就是提升我们认识的一个波浪式前进、螺旋式上升的过程。 其实,老张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铁杆鸽迷,他几乎没有什么爱好。退休之后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赛鸽上了。他的鸽粮是精挑细选的,他的鸽棚是干净整洁的,赛鸽的训放是精准到位的,他的种鸽也是出类拔萃的。就是这样一支无敌战舰,最近两年却是屡屡触礁沉没。 老张最近有点烦就不足为怪了。可有些鸽友还偏拿老张开心,请老张帮自己鉴定鸽子。当老张对鸽棚中的顶级赛鸽不闻不问,而对那些下下品赛鸽看了又看时,鸽友禁不住窃笑不已。当鸽友拿出奖杯和证书来证明一切时,弄得老张满脸通红一言不发。 要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固有看法是很困难的,特别是当这些观点与方法曾经使其获得巨大成功时更